8月18日下午,海上院士講壇第36期節(jié)目成功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院長、功能介孔材料領域著名專家趙東元院士,聚焦未來能源問題,對如何高效清潔利用能源以及如何進行能源之間的結構優(yōu)化進行了深度探討。
該場論壇由中國金融信息中心、上海證券報、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上海市科學技術協(xié)會主辦,上海市工業(yè)經濟聯(lián)合會協(xié)辦,雅本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全程戰(zhàn)略支持。
“未來能源問題絕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過程,而是一定要先有科學的突破。”演講伊始,趙東元院士循著從古至今的科學史脈絡將基礎科學的內涵娓娓道來。
在趙東元院士看來,創(chuàng)新是基礎研究永恒的主題。針對當前面臨的“卡脖子問題”,他直言“卡脖子是卡在科學精神”,需要破除“權威式”導向、鼓勵解放思想,大膽地打破常規(guī)的思維,大膽地自由探索。不僅學以致用,還要學以致知、學以成人。
目前世界上84%的能源來自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氣、煤),石油長期保持主流能源地位。當下,我國能源主要依靠化石能源,我國對石油的對外依存度高達73%,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也達到44%。在能源安全形勢嚴峻的背景下,“雙碳”戰(zhàn)略被莊嚴提出。
趙東元院士認為,對于我國而言,實現(xiàn)碳達峰和碳中和,產業(yè)結構調整是必由之路。“碳中和將倒逼能源及產業(yè)技術革命,過程工業(yè)迎來大發(fā)展。”他說。
當前新型可再生能源的供應尚不能滿足需求,趙東元院士這樣比喻道:“新型可再生能源目前正處于嬰兒時期,難以在短時間內挑起未來能源的重任。”在他看來,碳中和的實現(xiàn)以及整個能源革命中,化學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源利用的實質是載能分子化學鍵的重排,能源轉化與存儲也依賴于不同分子物質間的轉換過程。”
趙東元院士認為,未來的能源一定是建立在一次能源的依賴上。如何高效利用這些一次能源?他結合自身長期對介孔材料的研究介紹了如何利用介孔碳把硅包覆在一起形成碳硅復合負極材料的電池、如何利用介孔材料在重油催化上通過中間體轉化成高質量的汽柴油。
“發(fā)展低碳能源,建設一個以化石能源引領的綠色、低碳能源體系是全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根本需求,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物質基礎。”他強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