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國電力煤化工產業發展交流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召集華能、大唐、神華、華電、國電、中電投、國投等涉足煤化工產業的國內七大發電集團,就發電企業煤化工產業發展情況、運營情況、管理模式、人才狀況、工藝選擇及技術儲備情況開展交流。從座談會上了解到,各大發電集團正在吸取經驗教訓,對發展煤化工產業趨于理性。
“我們華能集團發電量全國第一,但搞煤化工進度比較慢,我們發展煤化工從相對謹慎的角度出發。”中國華能集團煤炭部經濟運營處副處長劉宇介紹說,華能2004年從帶有煤化工性質的IGCC發電項目開始涉足煤化工,但該項目2012年運行以來,氣化爐因煤質影響運行不穩定,項目出現虧損,認識到搞煤化工并非易事,開始吸取教訓,集團公司對新疆的一個煤制氣項目技術證論就搞了4年多,還是遲遲不敢下手,最擔心氣化技術。
華電、國電等發電企業在發展煤化工過程中也有與華能類似的遭遇和相同的看法。國電煤化工部趙麗梅介紹說:“國電集團2009年前后在獲取煤資源的過程中配套了6個煤化工項目,這些項目包括氯堿、煤基多聯產、煤制烯烴、化肥及SNG 項目,后因種種原因,這些項目或轉讓、或停緩,正在慢慢退出煤化工領域。”華電煤炭部經濟運營處副處長董建立說:“華電集團2010年因拿煤炭被帶進了煤化工。開始對煤化工比較積極,2010年規劃決策了煤制氣、煤制乙二醇等4個煤化工項目。2011年在陜西榆林上馬了天然氣制甲醇項目、60萬噸煤制甲醇項目。但建成投產的項目出現大幅虧損。近期,華電新的領導班子正在進行反思,正在研究到底怎么干,干多大。”
大唐是五大發電集團率先開展現代煤化工示范的電力企業,自2005年開始,先后上馬了大唐多倫46萬/年噸煤制聚丙烯項目、大唐克旗40億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示范項目、大唐阜新40億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項目、大唐呼倫貝爾30萬噸尿素項目。大唐國際煤化工處副處長王立春介紹說:“大唐建設煤化工項目經驗不少,教訓也很深刻,主要是關鍵裝置氣化技術沒有吃透,已開車的項目負荷不高;大唐眼下主要立足于開好已建成的多倫、克旗和呼倫貝爾幾個項目,力爭盡早實現‘安穩長滿優,認真總結經驗教訓’。”
據了解,電力企業發展煤化工有著十分相似的歷程,都是在獲取煤炭資源的過程中按照地方政府就地轉化煤炭的要求而“被化工”,都遭遇到了技術、人才、管理等一系列難題,已建成的項目大都出現運行不穩定、人才流失嚴重、項目嚴重虧損等問題。
神華集團被公認為是業界發展煤化工最成功的企業,已建成的鄂爾多斯108萬噸直接液化煤制油項目、神華包頭60萬噸煤制烯烴項目、神華寧煤50萬噸煤制烯烴項目商業運營以來,均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神華集團煤制油化工部蔣立翔對發電企業搞現代煤化工提出三點擔憂和建言。一是發展太快。幾大發電集團都在搞,且規模都不小。不僅僅是電力,煤炭、鋼鐵等行業也在進入。以煤制烯烴為例,在建16套裝置,規劃30多個,煤制油間接液化也有十多套在建設。二是問題太多。煤化工項目已經建成投產的,大都負荷率不高,運行不穩定,成本高,環保壓力大,產業政策及市場波動影響,存在潛在的產能過剩,在建烯烴產能1600 萬噸,發展下去,在3到5年之內,就會像鋼鐵、水泥一樣嚴重過剩,所以要理性發展。三要慎思謹行。發電企業搞現代煤化工一定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寧可慢一些,一定要穩妥。
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秘書長李斌表示:“電力企業發展煤化工應按照中央提出的發展混合經濟的要求,吸收各方面力量參與發展,要堅持請專業公司做、搞專業的人做,堅持量力而行;實在干不了就退出也是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