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煤制烯烴項目在國內投產并商業化運營后,煤制烯烴被外界普遍認為經濟效益好、有前景。根據此前國內煤制烯烴企業公布的年度經營數據,可以得出利潤率達到20%,煤制烯烴項目經濟效益好似乎再次得到了驗證。
然而,煤制烯烴具有資金和技術密集的特征,資金投入等固定成本在總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較高,而國內企業在進行項目可行性分析時,沒有把巨額資金成本等因素考慮進去。綜合分析,煤制烯烴項目盈利空間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樣大。
目前業界測算的煤制烯烴的盈利空間,普遍是按照原料煤280元/噸的內部調節價格計算的,烯烴成本約5500元/噸,聚烯烴成本7400~7500元/噸。不包括資金成本,每噸聚烯烴盈利2000元~3000元。
正因如此,外界也形成了煤制烯烴經濟效益好的印象,從而紛紛上馬煤制烯烴、甲醇制烯烴項目,以致在很短的時間內,國內在建和規劃建設的煤制烯烴產能就超過1800萬噸/年,加上國家和各地核準的示范項目,目前國內在建、擬建和處于規劃階段的煤制烯烴項目接近30個,累計產能超過2000萬噸/年。
而這樣的利潤測算方式是值得商榷的。一些企業在進行煤制烯烴項目技術經濟分析時,有兩筆資金成本賬沒有計算,一是項目貸款沒有計算進去,二是自有資金的利息及貶值沒有考慮。一個180萬噸/年煤制甲醇再生產60萬噸/年烯烴的項目,投資額在200億元以上,貸款年利率如果按照6%計算,還貸期10年,則每噸聚烯烴產品要增加資金成本4000元,如果還貸15年,每噸聚烯烴產品增加資金成本3000元。也就是說,如果算上資金成本,每噸聚烯烴產品的成本將超過萬元大關,比石油路線產品市場價格略低或者持平。
如此算來,煤制烯烴盈利空間其實并不大,可以說是利潤微薄甚至有可能虧損的。中科合成油工程公司技術顧問唐宏青、延長石油集團西灣煤化工項目技術顧問李佩玉等一批專家都支持上述觀點,認為對煤制烯烴技術經濟分析應重新考量。
另外,目前包括煤制烯烴在內的煤化工項目,在進行經濟評價時,通常的假設前提是產品能夠全部在市場上以預期的價格賣出。而項目建成后,未必真的能夠實現這一假設。
同時如果未來國內開征碳稅,也將增加煤制烯烴的成本。據測算,每噸煤制烯烴產品比石油制烯烴產品多排放7噸碳,一旦征收與碳排放相關的環境稅,將增加煤制烯烴成本2000元/噸。
煤制烯烴項目一般都遠離市場,運輸成本也較高,出廠價加上運費之后成本優勢明顯削弱。
因此,業界應理性認識煤制烯烴項目的盈利空間,盲目上馬煤制烯烴項目將面臨巨大的投資與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