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綠色和平7月發布的一份《中國煤制氣產業項目統計分析》材料顯示,截至2014年6月,全國處于不同階段的煤制氣項目共計50個,其中實際建設中項目5個(部分產能已投產),正在做前期工作的項目16個,計劃中的項目18個,另有2013年以來新簽約的11個項目。若全部建成,總產能將達2250億立方米/年。
然而,這或許不是一個好的信號。在大幅放行煤制天然氣項目的審批背后,技術路線不成熟、經濟效益差、環境污染嚴重等尚未解決的問題仍然擺在投資商面前。慶華和大唐的兩個“示范項目”甚至在投產數月之內就因嚴重故障而被迫停工檢修。截至目前,除了中國外,全球煤制氣規模化量產的案例只有一個,即美國的大平原煤制氣。
美國曾經也是一個富煤貧油少氣的國家,所以其政府一度支持煤制油氣的研發,不過由于忽略了煤制油氣的經濟性和技術可行性,多數的研發項目無疾而終,只有大平原煤制氣這一個項目實現了規模化量產。
但這一項目在經濟性以及環保上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國際能源與環境政策專家楊啟仁博士表示:“國內的產業相關人士對美國發展大平原煤制天然氣項目的歷史經驗存在諸多誤解。實際上這個項目對于美國來講是一次慘痛的教訓。”
據楊介紹,由五家油氣管道公司合資組成的大平原氣化聯營公司是大平原項目的原始投資者。該公司在開始規劃建廠時跟美國能源產業界的大多數人一樣,認為在富煤少氣的美國,天然氣價格只會漲不會跌。但在大平原建廠完成后,美國油氣價格不但沒有出現預期中的上漲,反而開始下跌。而根據調整后的價格重新估算,大平原廠在運轉的前十年間預計虧損13億美元。大平原氣化聯營公司起初試圖要求美國政府提供更多的財政補貼,可是美國政府并不愿意填補這個無止盡的財政黑洞,在失去政府援助后,大平原氣化聯營公司于1985年8月1日宣布破產。這個投資失誤、艱難求生的美國煤制氣經驗或能為中國煤制氣現狀帶來一些思考。由此,本文即梳理部分大平原項目所積累的經驗及教訓,以期用更真實的發展歷程為當下中國煤制氣開發提供借鑒。
(來源:《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