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去產能的路徑以及職工安置問題廣受外界關注。
3月6日,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上就去產能的情況,去產能的相關問題回答了外界的疑問。
徐紹史稱,去產能工作在順利推進,中央已經拿出一大筆資金作為獎補資金,重點幫助國有企業安置困難職工。“有中央政府的指導,有各地政府的精心安排,化解過剩產能絕對不會出現第二次下崗潮。”徐紹史說。
煤炭產能退出5億噸減量重組5億噸
煤炭的產能過剩嚴重,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2006年以來,全國煤炭采選業固定資產累計投資3.6萬億元,累計新增產能30億噸,目前全國煤炭產能超過40億噸,在建項目規模超過10億噸。
市場供大于求造成煤炭價格不斷下跌,煤炭企業虧損面擴大。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對此總結說,2015年煤炭市場供需嚴重失衡,全行業陷入產能過剩階段,協會直接統計的90家大型煤炭企業,產量占69.4%,而利潤只有51.3億,同比下降90.7%。
不過從去年開始,國家就陸續出臺化解產能過剩的政策。徐紹史稱,從2013年5月份就叫停過剩產能,不準再核準新的過剩產能的新上項目,9月份出臺了化解過剩產能的一個指導意見。
徐紹史說,過剩產能的化解工作在持續推進,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針對化解煤炭過剩產能的難度,徐紹史說,鋼鐵、煤炭這些領域的化解過剩產能,各地政府并沒有找中央政府,他們想了很多辦法,能夠妥善解決職工的安置問題。
“3到5年內,煤炭產能要退出5億噸,還要減量重組5億噸。”徐紹史強調說。今年2月發布的《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對此已作了部署,要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和其他不符合產業政策的產能,有序退出過剩產能,推進企業改革重組。
化解產能不會出現下崗潮
針對去產能是否會產生職工安置等衍生問題,徐紹史舉例說,河北化解過剩產能起步比較早,力度也比較大,但是企業兼并重組、債權債務的重組、職工的安置,都沒有出現大的問題。黑龍江龍煤集團,通過內部各種各樣的辦法向森工、林業等其他企業分流了兩萬多人。
徐紹史具體說,化解過剩產能的企業通過退養一批、辭退一批、分流一批、協議保留一批解決職工安置。
此外,他還稱,中央拿出一大筆資金作為獎補資金,重點幫助國有企業安置這些困難職工。有中央政府的指導,有各地政府的精心安排,化解過剩產能絕對不會出現第二次下崗潮。
姜智敏此前曾表示,去產能的最大問題就是在崗職工的安排,中央設立了專項資金對化解煤炭過剩產能進行補助,主要用于人員安置,支持力度與去產能規模掛鉤。
多個地方政府已經在制定煤炭去產能的措施,貴州省此前下發《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意見》,提出用3至5年時間壓縮煤礦規模7000萬噸左右,并設立省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支持煤炭行業去產能。
重慶、廣東、山東和山西等地都在制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涉及到煤炭去產能。煤炭大省山西此前提出,計劃到2020年壓減產能2.58億噸,等量置換建設千萬噸級礦井產能1.18億噸,凈壓減1.14億噸產能。
對于煤炭去產能中的職工安置,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焦煤集團西山煤電公司杜兒坪礦三采區掘進隊一隊副隊長董林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轉崗分流的前提是對礦工進行引導和培訓,讓他們有能力去適應新的崗位。
(來源:能源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