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山西省發改委主任王賦作了《關于山西省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報告中提出,2016年,山西省將初步安排在十大重點領域計劃投資9088億元。其中,將300億元的投資用于低熱值煤發電,繼續建設晉能孝義、國際能源山陰、霍州煤電臨縣、同煤朔南、西山煤電古交等24個項目。
作為資源型大省的山西,如何利用資源優勢將產業鏈做得更長,將附加值做得更高?
“綠色”、“循環”、“低碳”,這些當前最搶眼的關鍵詞,越來越受到煤炭大省山西的重視和關注。
受托核準低熱值煤發電項目,是國家能源局2013年6月,委托山西政府負責全省“十二五”低熱值煤發電項目規劃布局及核準工作。是國家首次把能源項目核準權限委托省級政府行使,是國家行政審批制度的重大改革,也是電力項目核準有史以來最大容量的委托授權,為推動山西低熱值煤發電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實現高碳產業低碳發展、黑色煤炭綠色發展、資源地區循環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成為綜改區建設的最大突破之一。
山西煤炭資源豐富但生態環境脆弱,大量煤矸石、煤泥、中煤等低熱值燃料留在礦區,目前已堆存的煤矸石、煤泥等低熱值煤達10億噸以上,且每年新增1億噸以上。
山西省綜改辦王處長介紹,截至2012年底,全省低熱值煤發電裝機規模僅485萬千瓦,低熱值煤年利用量只有2000萬噸左右,隨著國家對原煤入洗比例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以及規劃礦區和配套洗煤廠的大規模建設,將產生更多的低熱值煤資源。
大力發展低熱值煤發電產業,對于促進資源綜合利用、能源產業轉型、循環經濟發展、生態環境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循著“黑色煤炭綠色發展、高碳經濟低碳發展”的思路,山西省委、省政府連續三年將加快低熱值煤發電項目核準列為轉型綜改重大改革任務,同時作為全面深化改革重點內容。
特別是2015年以來,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山西省進一步加快了低熱值煤發電項目核準建設。省直各部門、各市和各企業集團積極行動,做了大量細致深入的工作,創新項目核準制度,推進低熱值煤發電項目核準和建設過程正有序、規范、科學、透明地開展,演繹著由黑到綠“蝶變”的綠色精彩。
據了解,根據國家能源局228號文件精神,山西及時成立了推進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工作領導組,由省領導擔任組長、相關廳局主要負責人任成員,全面指導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建設工作,領導組下設辦公室和政策規劃組、環保組、國土組、水利組、煤炭組、市場電網組、技術組、監督組等八個專業組,出臺了低熱值煤發電項目核準實施方案,按照規范管理、提高效率的要求,對核準行為進行了優化創新,建立了標準明確、程序嚴密、運行規范、制約有效、權責分明的低熱值煤發電項目核準管理制度。
在國家現行標準的基礎上,從布局、燃料、機組選型、水源、環保條件以及投資主體等方面確定了10個高于嚴于國家標準的準入條件,在“十準入”基礎上,引入競爭機制,從環保設施的選擇、燃料運輸、下游產業鏈、電力市場條件、熱電聯產等方面提出10個優先原則,同時對低熱值煤發電項目的核準、建設、運行等實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全方位的督察,突出了優選科學化、門檻標準化、程序透明化、監督全程化特點。核準制度的改革,確保了審批權力的陽光使用,為全省推進能源革命和電力體制改革積累了有益經驗。
山西省省創造性地落實核準委托,通過規范高效落實改革舉措,截至目前,國家委托山西省省核準的1920萬千瓦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已全部核準完畢,如期開工建設。同時全省推進能源革命和電力體制改革積累了有益經驗,相關工作得到了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的充分肯定。
(來源:化化網煤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