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環境、供應矛盾、產業目標發生變化
4月7日,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西安交通大學于西安舉辦的能源化工高峰論壇、能源科學與技術國際高端論壇上,與會專家認為,“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加快推動能源生產消費革命,促進現代能源體系建設;按照科學規劃、升級示范的思路,發展好現代煤化工。能源化工產業將在科技研發、生產方式等多方面掀起革命。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在主持論壇時指出,“十三五”是我國石油和化工大國邁向強國的重要關鍵時期,石化強國的主要標志之一就是擁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能源化工行業要搶抓機遇,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推動行業發展提質增效。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認為,我國能源消費高速增長期已經結束,“十三五”將保持低速增長,保障能源供應主要矛盾轉變為優質低碳能源供應不足;能源結構調整,加快綠色低碳化發展,提高能源系統效率,講求能源投資和運行經濟效益將成為今后能源發展的主要目標。
周大地建議加快能源結構調整,降低煤炭和石油消費比例,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其中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源等可再生能源最終將成為替代化石能源的主力,F代煤化工總體風險較高,宜將其限制為技術示范和儲備。
針對現代能源體系建設的具體路徑,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指出:要嚴格控制煤炭生產總量和低效石油產量,加大國外石油資源引進力度;堅持國內和國外并重、常規與非常規并舉,加快完善價格形成機制,大幅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盡快建成能源互聯網,實現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和智慧能源新發展;突破煤炭清潔利用技術,使煤炭得到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
中國石化聯合會副秘書長胡遷林認為,我國現代煤化工目前整體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十三五”時期,現代煤化工仍是我國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要優化產業布局,合理控制產業規模,深入開展升級示范,加強技術和裝備創新,同時推進與關聯產業融合發展,建立標準化體系,穩步推進國際產業合作。
據透露,即將發布的《現代煤化工“十三五”發展指南》提出,到“十三五”末我國煤制油產能將達120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1600萬噸/年、煤制天然氣200億立方米/年、煤制乙二醇600萬~800萬噸/年、煤制芳烴100萬噸/年;同時突破10項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完成5~8項重大技術成果產業化,建成一批創新示范工程以及高水平協同創新平臺。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首席專家李大鵬建議,加快技術創新,實現煤化工、石油化工和天然氣化工集成耦合發展,提高能源清潔化利用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
(來源:中國化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