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污染誰之過?燃煤=污染?作為國內最大的煤炭企業,神華集團不愿“背鍋”。
5月10日上午,在神華集團舉行的一場發布會上,中國神華(神華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副總裁王樹民直言,“把煤炭和污染直接畫等號,甚至主張去煤化,這不僅脫離了中國的國情,甚至也缺乏起碼的科學態度。”同時,神華集團公布,已將所屬京津冀地區燃煤電廠全部實現“超低排放”。而仍處煤炭“寒冬”中的神華,已為此付出3年時間和23.5億元的總投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按照神華集團規劃,“超低排放”將逐步推向其位于全國的燃煤電廠,這意味著神華集團旗下未改造的近六成機組都將為環保投入巨資。從中國神華2015年及今年一季度業績來看,其營收和凈利潤都面臨不小的壓力。
對于成本問題,王樹民在發布會上表示,與達標排放相比,神華集團機組超低排放工程單位投資增加110~400元/千瓦,投資及運營成本增加1分/千瓦時左右。“總體來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燃煤發電都仍將保持較高的經濟性。”
“十三五”期間將改造1230項
在5月10日舉行的發布會上,神華集團宣布,在京津冀地區共完成了全部22臺、總裝機978.4萬千瓦容量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以及2臺、40萬千瓦容量燃煤機組關停工作,環保改造后各項環保設施運行情況良好,大氣污染物排放指標穩定。
“超低排放”的概念來自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國家能源局三部委制定的《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是指火電廠燃煤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基本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相比此前的火電廠排放標準要求更加嚴格,被稱為燃煤發電機組水平的“新標桿”。
王樹民稱,根據國家政策要求,神華集團規劃在“十三五”期間,將實施節能環保升級改造項目1230項,計劃投資190億元,其中節能提效960項、116億元;環保減排270項、74億元。到2020年底,神華集團所有煤電機組全部實現“超低排放”。
“想到神華就想到煤,想到煤就會想到煤帶來的污染,這里有很多誤區。”王樹民表示,神華最先的“超低排放”實踐在浙江舟山,現在是京津冀,將來把“超低排放”這項工作做好的范圍就是全國,乃至沿著“一帶一路”合作雙贏的路徑走向世界。截至2016年4月底,神華59臺機組實現“超低排放”,總容量3091.4萬千瓦,占神華煤電裝機容量的43.7%。
神華集團援引地方環保部門出具的檢測報告稱,這些燃煤電廠所排放的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指標均小于燃氣發電機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煙塵5毫克/標立方米、二氧化硫35毫克/標立方米、氮氧化物50毫克/標立方米)。
加價政策正好覆蓋改造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投入巨資在煤電領域進一步減排,業界仍頗具爭議。王樹民則在發言中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技術進步也要靠實踐來推動,有關煤的爭論從來都是熱烈的。
外界最為關心的是減排升級的成本問題,王樹民則詳細披露其成本測算,按照設備壽命周期剩余15年、項目資本金率20%、貸款年利率6.55%、年檢修成本為總投資的2.5%、年發電利用小時4000小時、資本金收益率10%來測算,機組“超低排放”改造的投資及運營成本增加1分/千瓦時左右。
中國神華披露的財報顯示,2015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71億元,同比減少30%,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161億元,同比下降57%,當年共投入節能環保資金31.74億元。而2016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4.02億元,同比減少4.6%;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46.07億元,同比減少21.4%。
在煤炭“寒冬”未去的情況下,中國神華的業績壓力不小。而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相關政策,國家對超低排放的電廠實施電價支持,自今年開始,對2016年之前并網運行的燃煤機組上網電價每千瓦時加價一分錢。
王樹民透露,政府的一分錢加價政策正好覆蓋了改造成本。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在經濟下行壓力下,火電利用小時數等情況并不樂觀,京津冀以外的地區情況更加嚴重,未來幾年各種因素的不確定性還將增加。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