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坊間便有傳聞稱,國資委正在籌備設立一家全新的公司,用來收購和處理國有礦業資源企業壞賬,及其所剝離的不良資產證券化。可是進入2016年始終沒有動靜,大半年過去了,煤企終于等來了“接盤俠”。
7月22日,《華夏時報》記者從國資委企業改組局處獲悉,一家名為“國源煤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中央企業煤炭資產管理平臺公司近日成立并運行。
“現在正是整合煤炭資源的最佳時機,一方面可以幫助煤炭企業脫困,另一方面通過并購重組,有利于提高煤炭產業的集中度,化解過剩產能,形成更加規模效益的新的以煤炭為主業的央企集團公司。”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說。
據了解,新成立的這家平臺公司主要任務是配合落實央企化解煤炭過剩產能,推動優化整合涉煤央企煤炭資源,促進涉煤央企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結構調整和改革脫困。
煤炭行業是中央去產能工作部署的主戰場。6月29日,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工作會議。這次會議明確了中央企業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和處置“僵尸企業”的目標和任務。25戶涉鋼涉煤中央企業主要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李錦對本報記者說,很多家央企都有煤炭資源,甚至一些不以煤炭為主業的央企也配置了煤礦,比如說中化集團,他們的煤炭資源將來都會劃撥給國源平臺。
國資委定下的目標是:從今年開始,用5年時間壓減中央企業鋼鐵煤炭現有產能的15%左右,爭取用2年時間壓減現有產能的10%左右,使專業鋼鐵煤炭企業做強做優做大,電煤一體企業資源優化配置,“其他涉煤中央企業原則上退出煤炭行業。”
根據官方表述,這家央企煤炭資產管理平臺公司是由中國國新、誠通集團、中煤集團、神華集團出資組建的。
對此,李錦的解讀是,之所以由國新公司領銜,而不是神華或中煤這樣的煤炭行業的龍頭企業,監管部門目前首先不是考慮的如何讓被整合的資源產生效益,而是打算形成一個大框架盡量把煤炭資產裝進來。
2010年成立的國新公司,這是一家資產經營與管理公司,不是生產經營企業,更不是投資公司,專門配合央企整合存續企業資產和非主業資產。
至于上述4家公司出資和新平臺的注冊資金情況,國資委并未做進一步說明。來自資源型央企的一位人士向《華夏時報》透露,國家財政會拿出一部分資金用以收購不良資產的資金來源和清理退出“僵尸企業”。
“接下來可能會有一系列類似的動作,其他行業也會效法成立平臺公司,煤、鋼、有色領域都會成立這樣的資產管理平臺。”李錦稱。
接近國資委的消息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這些擬設立的平臺公司就是像華融、信達一樣的AMC(資產管理公司),但它不同于現有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華融、信達處理的是金融企業的壞賬問題,而這家新公司專注于產業類央企的不良資產。
(來源: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