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年之后,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天環境”)再次重啟IPO。
j近日,證監會網站公布的《博天環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顯示,本次公開發行不低于4000萬股,募集資金擬投資15.54億元分別用于膜材料及膜組器生產基地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水環境解決方案和水務投資運營資金。其中,補充運營資金額為13億元。
之所以需要募集大量資金“補血”,是因為博天環境一直深受資金鏈問題困擾,其負債率水平常年在高位徘徊:2011-2015年,博天環境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6%、69%、73%、71%、67%。盡管近3年有所下滑,但依然遠高于同行業40%左右的平均水平。
對此,博天環境一名內部人士回應稱:“負債率問題一方面是因為公司近些年的發展非常快,這是資金需求的必然結果,也是公司上市的主要動因之一。另外公司在業務上也在積極進行調整,負債率水平正呈現遞減趨勢。”
資金鏈承壓
作為一家水處理公司,博天環境從瀕臨倒閉、激進擴張,再到如今深陷資金鏈困局,其發展之路可謂跌宕起伏。
2015年年初,在博天環境20周年慶典上,博天環境董事長兼總裁趙笠鈞發出感慨,“1998年那一年,直到10月19日才拿到第一個項目,僅僅168萬元,公司已經瀕臨倒閉。”如今,博天環境的年營業收入近20億元,是創立初期的200多倍。
然而,快速成長的背后,也讓博天環境背負了沉重的資金壓力。其招股說明書顯示,2013-2015年,博天環境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3%、71%、67%,而相對應的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市場平均值為40%、42%和46%。
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侯宇軒表示,博天環境所涉業務都是資金需求量高、規模大、投資周期長的項目,再加上融資渠道比較單一,近幾年業務發展受制,導致負債率高企。侯宇軒認為,“資金鏈困境會增加企業運營風險,影響企業舉債能力,限制企業業務規模的進一步擴張。”
據了解到,早在2014年,博天環境就曾提出過IPO申請,不過當年年底即被終止審查,折戟而終。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因為當時博天環境的資產負債率已經逾越了70%這一紅線,存在較高的財務風險。
如今,博天環境再次重啟IPO,盡管其負債率水平略有下降,但與同行業相比依然處于較高水平。
博天環境解釋稱,“公司資產負債率較高,主要因為公司近年來發展迅速,資金需求大,但融資渠道比較單一,主要依靠自我積累和銀行貸款。”但博天環境方面認為,鑒于公司所處行業特點和業務處于高速成長期,70%左右的資產負債率總體處于合理水平。
博天環境方面認為,公司加大水務投資業務的比重,資產負債率呈逐年下降趨勢。因上市公司上市后獲得了募集資金,同時融資手段更加豐富,對比同行業上市公司,公司資產負債率偏高,但鑒于目前環保行業的發展速度和公司的業務正處于高速成長期,處于合理水平。
上述博天環境內部人士也表示,公司正在積極調整,負債率水平已經開始遞減。
不過,值得指出的是,博天環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也呈逐年遞減之勢。2013-2015年,這一數據分別為5033.81萬元、2553.63萬元、-4.39億元。對此,博天環境表示,2015年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為負,是由于公司在能源化工行業的客戶主要為央企或大型地方國企,相關客戶的付款審批流程較長,公司在項目后期墊支資金金額較大、回款周期拉長;另一方面,公司的業務重心逐漸由EPC項目向PPP項目過渡,公司在PPP項目集中建設期不能產生較多的運營現金流入。
壓力面前,博天環境亟須募資“補血”解困。根據其IPO募資計劃,擬募資約15億元,其中有高達13億元將用于補充項目運營資本金,占比達83.7%。
煤化工之困
在外界看來,博天環境今日深陷資金困局,是其昔日在煤化工水處理領域急劇擴張所埋下的苦果。
趙笠鈞曾對媒體表示,“在百億元以上的新型煤化工項目的水處理業務中,博天環境占據了近半的市場。”根據中國水網發布的《中國能源化工廢水處理行業分析報告》,從2008年到2013年8月,中國投資百億元以上的新型煤化工項目總共16個,僅博天環境一家就承接了7個項目的水處理業務。
然而,隨著煤化工政策收緊及國際油價暴跌,傳統煤化工客戶的支付能力快速下降,使得博天環境的應收賬款比重持續增加。截至2015年12月末,博天環境應收賬款前5名客戶中,僅蒲城清潔能源化工等4家化工企業的應收賬款就高達2.87億元,占應收賬款總額的35.06%。
博天環境回應稱,“應收賬款客戶主要為能源化工和城市水環境中的大型企業,以一年以內的應收賬款為主。公司按照謹慎性原則,對應收賬款計提了充分的壞賬準備。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及賬齡結構比較合理,與公司業務模式、發展情況及客戶結構相適應。”
侯宇軒表示,煤化工水處理在博天環境主業中占有較高比重,隨著煤化工產業政策收緊,將會減少煤化工水處理需求,短期而言,會影響博天環境業績。侯宇軒認為,長期來看,煤化工產業政策縮緊是未來的大趨勢,博天環境需拓展新的業務方向,減少業績對煤化工水處理項目的依賴。
數據顯示,2013-2015年,博天環境的營業收入增長率逐年遞減,分別為65.87%、61.29%、32.19%。其中,2015年同行業的平均水平為63.30%,幾乎是博天環境的2倍。
“煤化工行業確實存在周期性的問題,我們近兩年在這個周期性到來之前提前在業務上做了調整。”上述博天環境人士表示,“公司增加了市政方面的業務比例,來源于煤化工方面的業務收入占比也是在持續性下降。”
更多數據顯示,2013年,博天環境在能源化工領域的營業收入為7.29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達78.11%,到了2015年,這一數據下降為51.51%。不過,其城市水環境業務收入逐年增加,從2013年的14.87%增至36.06%。
或許是意識到了煤化工領域的暗淡前景,2015年,博天環境的業務重心已經開始由EPC項目向PPP項目轉移。據統計發現,僅在2015年,博天環境就分別與河南汝州、云南玉溪、內蒙古赤峰、山西原平等地達成了多個PPP項目合作協議,涉及金額約250億元。
不過,PPP項目本身依然是資金密集型領域,主要緩解的是政府層面的資金壓力。對博天環境而言,其受融資渠道的制約,本就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未來如何“找錢”支撐其龐大的PPP業務,已成為博天環境眼下棘手的問題。
(來源:化化網煤化工 作者:吳可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