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規劃,卡位非常重要,對于動輒幾百億的能源項目來說,可定生死。
盡管低油價使整個煤化工行業蒙上陰影,中國的煤制油項目仍然在向前推進。在山西潞安、內蒙古伊泰煤制油項目先后通過環評的同時,已拿到路條兩年的貴州畢節煤制油項目,也在今年加快了前期工作進度。
7月5日,貴州省發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長張應偉一行進京,對畢節煤制油項目推進等事項向國家能源局總經濟師李冶進行匯報,項目得到了李冶的肯定表態。李冶還建議地方政府督促項目業主加快環評、水資源保護等報告的編制評審工作,力爭盡快開工建設,并積極爭取納入“十三五”國家煤炭深加工新建項目。
畢節煤制油項目是貴州600萬噸/年規模的間接煤炭液化項目的第一期,建設工程規模為200萬噸/年油品,由貴州渝富能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建設開發。根據該公司6月份公布的招標公告,其主要產品為汽油、柴油、LNG及LPG,一期建設占地面積約390.27公頃。 這一項目在2014年拿到國家發改委同意開展前期工作的批復,從今年開始進展加快,水土保持方案、建設用地方案已經先后通過,目前正在準備進行環評。
畢節煤制油項目是貴州當地政府心中的重頭戲。但在離這個目標越來越近的同時,迎接他們的現實卻并不樂觀。
公開信息顯示,2015年神華煤制油公司的鄂爾多斯煤制油項目虧損10億多元。內蒙古伊泰煤制油公司一期16噸/年煤制油項目已經暫停生產煤制柴油、石腦油,轉而生產利潤更高的中間產品及下游化工產品。
國際油價在2014下半年一瀉千里,至今仍在低位運行。關于低油價,從2015年畢節市發改委副主任林文啟在貴州能源局網站上的文章可以一窺當地政府態度。在這篇名為《煤制油是貴州堅守兩條底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選擇》文章中,林對煤制油項目的盈虧做出預估:煤價按500元/噸,水按5元/立方米,煤制油成本折算下來相當于國際油價60美元/桶。但文章認為低油價仍是投資建設煤制油的好時機,并判斷3年以后油價將回升到使煤制油企業盈利的水平。
成品油消費稅也被煤制油行業視為難以承受之重。談及煤制油行業的虧損,中國石油化學工業聯合會煤化工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王秀江也向EO記者表示,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稅負,“比如神華在鄂爾多斯的煤制油項目,如果去掉稅,按照到時的油價只是稍虧一點。”這個項目在2015年虧損十億以上。事實上,多位人大代表曾在兩會上提議國家減免煤制油的消費稅或實行消費稅的先征后返,以此推動行業的發展。煤制油行業的減稅呼聲也時常見諸媒體。業內人士認為,消費稅是主要用于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費的消費品的稅種,而煤制油具有提高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的積極作用,應將煤制油企業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充分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不過,畢節煤制油項目的參與者還曾發表過現在看來頗為悲觀的論調。貴州渝富能源的股東之一、畢節煤制油項目的技術提供方中科合成油總經理李永旺曾在2014年油價下跌之初對媒體表示,如果在3年之后,油價在70-90美元/桶,希望國家出臺稅收減免政策來幫助企業對沖油價下跌。如果油價降低70美元/桶以下,“我們也不指望政策扶持了,因為扶持也沒用了,煤制油肯定沒法盈利了。”
除了整個行業面臨的低油價高稅負,貴州還需要面對的可能是更高的生產成本。畢節煤制油項目所在的納雍縣是織納煤田所在地,織納煤田是貴州最大的無煙煤產區。這里的煤炭價格整體上高于其他地區。
貴州本身就是一個富煤缺油的省份,每年需要外購大量的汽、柴油來滿足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王秀江表示,煤制油項目的經濟性顯然要差一些,但貴州省有煤炭和水資源,當地也缺乏大型的煉化企業,出于發展經濟的考慮會堅持上馬這樣的項目。長遠來看將煤制油作為一種戰略儲備還是可行的,定位應是石油煉制油的補充,但肯定不能大規模發展。
據稱貴州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曾謀劃過煤制油項目,但一直未能實現。在2006年以前,諸多煤炭大省都積極引進“煤制油”項目,各省擬建和在建煤制油項目資金規模高達千億元。但由于煤制油項目技術含量高,經濟風險大,國家層面一直態度謹慎。
2008年發改委一紙通知叫停煤制油項目,除當時已開工建設的神華集團公司煤直接液化項目可以繼續實施,神華寧煤的間接液化項目在完成可行性研究后可按程序報批,一律停止實施其他煤制油項目。也是在這一年,畢節市開始研究推進煤制油項目。2010年,在貴州等地推進煤炭液化項目被寫入國家“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
到2012年,潞安180萬噸/年煤制油項目和神華寧煤400萬噸/年煤制油項目獲國家發改委批準,煤制油審批開始松動。在這一年,貴州省畢節市人民政府和貴州渝富能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簽署畢節市煤間接液化制油項目的正式合作協議。同年6月,貴州省發改委下發《關于同意畢節市6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制油項目開展前期工作的通知》。
最終經過六年努力,貴州畢節煤制油項目在2014年上半年拿到國家發改委的路條,前期工作正式啟動。同一年拿到路條的還有內蒙古伊泰2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項目。
但自2014年下半年起,煤化工環評開始收緊。2015年7月,山西潞安煤制油項目環評和伊犁新天煤制氣項目得到環保部“不予批準”的回復。同一年云南先鋒煤制油項目也因為環保問題屢遭投訴,最終被環保部門勒令停產。畢節煤制油項目在這一年完成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到了今年,環評似乎又出現松動跡象,2015年被環保部否決的潞安煤制油項目二次環評通過。內蒙古伊泰煤制油項目也在7月通過環評。
畢節煤制油目前正在準備環評工作。從項目啟動的2008年到今天,經歷了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的多次變動,一直都是當地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國際油價也在這8年里經歷過147美元/桶的高位,跌破過30美元/桶的關口,至今仍在低位徘徊。
煤制油項目一方面被認為具有降低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的價值,符合國家能源發展戰略,但也不得不面對來自市場和環境的諸多挑戰。三年后油價是否能如預期的一樣回升?這可能僅僅是當地政府與渝富能源公司的思慮之一。
(來源:eo記者 陳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