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美國頁巖氣規模化開發和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等因素影響,世界能源供需格局正悄然變化,現代煤化工的成本優勢不再,加之資源環境的約束,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現代煤化工還要不要發展?要怎么發展?9月20-21日,在北京召開的2016中國國際煤化工發展論壇上,與會各界給出了答案:基于我國能源資源“富煤少油”的特點,發展現代煤化工十分必要;當前形勢下,要努力實現工藝、裝備、產品的國產化,創新發展煤制高附加值化學品是出路。
“十二五”行業最大亮點
“我國現代煤化工創新發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攻克了大型先進煤氣化、合成氣變換合成新技術、大型煤制甲醇、煤直接制油、煤間接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低階煤分質利用等一大批技術難題,開發了一大批大型先進裝備,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等一批現代煤化工示范工程順利實施,我國現代煤化工技術創新和產業化均走在了世界前列,現代煤化工已經成為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的最大亮點之一。”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說。
他表示,目前,從總體上看,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主要呈現出四個特點:一是產業發展步入規模化軌道;二是現代煤化工示范取得重大成效;三是關鍵技術裝備自主化水平顯著提高;四是現代煤化工園區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他認為,現代煤化工發展必須要在高端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才能使產業發展技術瓶頸得到有效破解,使產業競爭優勢更加突出。
他強調,“技術高端”就是要使“煤頭”和“化尾”兩大優勢更加成熟。其中,“煤頭”優勢是要通過氣化技術的突破和優化,使合成氣下游的加工工藝更加合理,更加多元,使合成氣煤頭同合成氨、天然氣、氫氣、甲醇、烯烴、芳烴等形成多聯產工藝,開拓出碳一化學的出路。“化尾”優勢就是要通過技術創新,盡快改變目前終端產品結構雷同的困局,加快形成終端產品高端化、差異化的新局面。
高附加值是發力點
目前煤制精細化工產品正逐漸成為現代煤化工業創新工藝發展的熱點。中國礦業大學教授魏賢勇說:“煤是高附加值精細化學品的寶庫,開發精細煤化工技術可以大幅度減少煤的用量及投資和運行成本的前提下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形成煤炭資源高附加值利用的產業鏈”。
義馬煤業集團煤生化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茍萬曉介紹說,目前甲醇產能過剩是行業亟需解決的問題,而發展甲醇蛋白及開發甲醇行業其他下游產品,是消化產能過剩的重要途徑,也是解決我國養殖業及食品工業蛋白質短缺的重要途徑之一。義煤公司開發研究的甲醇蛋白生產技術2012年5月成功生產出首批甲醇蛋白中試產品,后期逐步放大生產,使義煤擁有了世界唯一一條完整的由煤到蛋白的煤生化產業鏈條。
煤制乙二醇近年發展十分紅火。“我們開發的煤基乙二醇制備技術工藝設備投資小,目前已經擁有兩套共40萬噸/年EG裝置成功工業化經驗。其中,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新杭能源有限公司開工建設的30萬噸/年乙二醇裝置于2015年10月順利開車,運行平穩,負荷超過110%,優等品率大于95%;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10萬噸/年乙二醇裝置于2015年4月開工生產,平均負荷75%,優等品率大于92%。”上海浦景化工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研發部經理魯文質向記者介紹。
除了煤基乙二醇制備技術,浦景公司還有煤基聚乙醇酸PGA工藝。目前該公司300噸/年聚乙醇酸合成裝置已成功運行,預計2017年建設萬噸級PGA合成裝置。
華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氣體凈化事業部總經理劉華偉告訴記者,由其公司開發的WHB新技術以“聚合級”乙二醇工業化作為戰略目標,完成聚合、紡絲、染整性能測試,解決了催化劑與工程化兩大難點,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性突出。2016年4月首套工業裝置在陽煤深州化工廠開車成功,單線負荷100%,裝置負荷90%,產品質量穩定達到聚合級指標。該廠乙二醇目前售價5000元/噸左右,在低油價下仍有較強競爭力。
從做“量”轉向提“質”
現代煤化工在大規模、高速度發展的同時,可持續發展方面仍然面臨著技術、資源和環境等多方面挑戰。
李壽生表示,產業問題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技術和裝備仍是制約瓶頸,不少關鍵技術和裝備制造面臨挑戰;二是資源、環境受到制約,尤以水資源制約表現最為突出;三是技術標準和產業支撐體系滯后,現代煤化工產業和煤基產品標準缺失,標準體系亟待建立;四是環保排放壓力較大,高濃度含鹽廢水和CO2排放兩大難題亟需解決。
李壽生表示,雖然現代煤化工發展遇到了嚴峻的現實挑戰,但從四方面來看,現代煤化工發展仍是我國的必由之路。一是“缺油、少氣、煤炭資源相對豐富”的資源稟賦決定了我國以煤為主體的能源結構。二是落實國家能源消費革命戰略,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煤炭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舉措。三是能夠有效拉動區域經濟發展,帶動煤炭、石化、裝備等相關領域產業優化升級。現代煤化工產業工業增加值是煤炭直接銷售的4~15倍。四是能夠成為清潔油品、天然氣及石化基礎原料巨大需求的有益補充。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總工程師劉延偉表示:“2016年上半年,我國乙烯產量920萬噸,增長8.8%,合成材料總產量7019萬噸,增長7%,甲醇產量2114萬噸,增長8%;要通過煤制烯烴、煤制芳烴、煤制乙二醇等后加工系統的高端突破,力爭在化工新材料、工程塑料和高性能纖維、高性能涂料等生產技術上取得高端突破。”
他表示,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質路線正在取得突破性進展,未來將會替代部分化石資源。我國作為煤化工生產第一大國,碳交易碳排放等不確定性風險影響較大,跨國公司在創新、研發、服務和解決方案方面占據優勢,增大了國內市場的競爭強度,石化產業產能過剩仍將是常態。因此,煤化工企業繼續走低水平擴張做大的老路已行不通,企業必須要從做“量”轉向提“質”。現代煤化工行業在限制條件和激烈競爭下,創新發展是唯一出路。
(來源:中國化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