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高清精品二区,试看120秒做受,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国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主辦
注冊 登錄】 網站地圖 收藏本站 聯系我們
返回網站首頁
menu
首 頁
資訊
數據
政策
技術
咨詢
項目
市場
專家
企業
會展
招聘
管理咨詢
《中國煤化工》
menu
 當前位置:首頁  > 熱點資訊  > 詳細內容
湖北出臺石化產業綠色發展方案 2020年新建項目100%入園
作者: | 來源:湖北日報 | 時間:2016-12-23
  石化產業是湖北省工業支柱之一,轉型升級尤為迫切。日前,湖北省政府正式下發《關于促進全省石化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將加快轉型升級、優化產業布局、加強節能減排,推動湖北省石化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
  根據《方案》,到2020年,湖北省人口密集區和環境敏感區內的危化品生產企業一律搬遷或關閉,新建石化項目100%實現“進園入區”,“三廢”等主要污染物達標排放,各類固體廢棄物要全面“變廢為寶”。
  在產業轉型升級所需資金方面,湖北省也有所安排。《方案》提出,將對石化企業實行有扶有控的財政金融政策;要利用政府性投資基金和銀行貸款,加大對石化技改的支持力度;同時,在清理規范相關收費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綠色信貸業務。
  湖北省經信相關負責人說,作為供給側改革的重點領域之一,湖北省石化產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根據《方案》,到2020年,依托武漢、荊門等現有的石化產業基礎,通過推進重大石化項目落地,湖北省將力爭建成中部地區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
  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全省石化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實施方案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石化產業是我省重要的工業支柱產業。“十二五”以來,全省認真貫徹落實“工業強省”“兩計劃一工程”戰略部署,著力調結構、轉方式、促轉型,實現了規模翻番、結構優化、質效提升、位次前移。同時,我省石化產業存在產能結構性過剩、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業布局不合理、行業整體效益不佳、生態環保和安全生產壓力大等問題,加快推進石化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迫在眉睫。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石化產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57號)精神,加快推進全省石化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經省政府同意,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圍繞全省石化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領域,著力去產能、補短板、調布局、降消耗、減排放、保安全,加快推進優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先進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學品產業;優化產業布局,促進產業集聚;加強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兩化”融合,推動全省石化產業調整改造、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和綠色可持續發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
  (二)發展目標。到2020年,乙烯產品產業鏈不斷延伸,有機原料、先進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學品產業快速發展。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安全隱患大、環境污染嚴重、資源能源消耗高的石化產品生產線加快淘汰,有效化解過剩產能。城鎮人口密集區和環境敏感區內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入園或轉產關閉,新建石化項目100%進入化工園區和石化產業園區,園區建設更加規范,產業布局更趨合理,建成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技術研發中心和較強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廢水、廢氣、廢固及COD、氨氮化合物、二氧化硫、揮發性有機物(VOCs)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嚴格落實國家對湖北省下達的總量控制要求并得到有效控制和實現綜合利用,各類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全面落實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要求。
  二、全力化解過剩產能
  (一)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嚴格控制尿素、磷銨、電石、燒堿、聚氯乙烯、純堿、黃磷等過剩行業新增產能,相關部門和機構不得違規辦理項目備案(核準)、土地供應、能評、環評、安評、生產許可和新增授信等業務。對符合政策要求的先進工藝改造提升項目應實行等量或減量置換,凡是未按規定開展產能置換導致新增產能的建設項目,要嚴肅查處。(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省國土資源廳、省環保廳、人行武漢分行、湖北銀監局等,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二)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按照《產業政策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5年修訂本)》要求,立即淘汰所有石化產品落后產能;依據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等法律法規,全面開展石化生產企業污染物排放、能耗指標、產品質量、安全生產情況專項檢查,對不符合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的企業,由相關部門責令其限期整改,在規定期限內整改仍不達標的,地方人民政府要依法依規限期關停退出,同時在各級人民政府或其部門的網站上公告,接受社會監督。(責任單位:省經信委、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環保廳、省質監局、省安監局等,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三)兼并重組壓減過剩產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推動優勢企業以資產資源品牌和市場為紐帶,通過整合參股及并購等方式,實現跨地域跨行業的兼并(聯合)重組,提高產業的集中度。通過兼并(聯合)重組,主動關停綜合成本高、生產效率低、位于城鎮人口密集區和環境敏感區內的石化企業,壓減過剩低效產能。鼓勵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路子,加快形成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配套和大中小企業協調發展的產業體系。(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國土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省工商局、湖北銀監局等,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四)加強國際產能合作。發揮我省石化產業比較優勢,結合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推動化肥、農藥、染料、氯堿、無機鹽等產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建設海外石化產業生產基地,推動鏈條式轉移、集約式發展,帶動相關技術裝備與工程服務“走出去”。(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省質監局等,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三、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一)改造提升優勢傳統產業。
  1.優化發展石油化工產業。依托現有石油化工產業基礎,加快推進石化重大項目和產業基地建設。組織實施煉油和乙烯裝置技術改造,提高煉油和乙烯生產能力,提高乙烯及芳烴等基礎產品保障能力。加快煉油副產品和乙烯下游產品鏈延伸,優化芳烴資源利用,打造系列石油化工產品產業鏈,建設形成中部地區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
  2.促進化肥產業提檔升級。圍繞原料優化和節能降耗等關鍵領域,支持化肥企業實施以提高產品質量、節能降耗、環境保護、安全生產、資源綜合利用和改進生產工藝與裝備為重點的技術改造。鼓勵開發高效環保新型肥料,構建集測土配方施肥、套餐肥配送、科學施肥技術指導、農技知識咨詢培訓、示范推廣及信息服務于一體的農化服務新體系。
  3.改造提升磷鹽化工產業。推廣磷礦資源全層開采技術,鼓勵貧富兼采,堅決禁止私挖濫采,支持和引導優勢磷化工企業整合磷礦資源開發企業,將優質的磷礦資源優先配置給優勢磷化工企業。大力提升磷礦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分級利用濕法磷酸,推動濕法磷酸替代熱法磷酸生產精細磷化工產品,發展高純化、超微細、具有特種功能和專用性的精細磷酸鹽產品,積極發展磷系新材料和精細磷化工產業。
  優化生產控制技術,推動氯堿、純堿、電石、聚氯乙烯等產品原料和技術路線向節能、清潔、低成本方向發展,實現清潔生產和節能減排。加快聚氯乙烯改性研發,提高聚氯乙烯塑料制品質量,鞏固其在型材、管材等方面應用,拓寬在汽車、電子等產業應用。綜合回收利用鹽礦資源中共生、伴生的有益礦產,重點推進石化深加工產業和精細鹽化工產業,實現石化—鹽化融合發展。
  (二)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1.加快發展精細化工。積極開發高性能、專用性、綠色環保的精細化工產品,提高精細化工產品在石化產業的比重。加快發展低毒高效低殘留綠色專用殺蟲劑、除草劑、新型殺菌劑、病毒抑制劑、種子處理劑等農藥新品種。圍繞綠色產業發展,重點開發高檔綠色染料、安全型食品添加劑、精細無機鹽、專用電子化學品、功能涂料、環保型高性能膠粘劑、環保型增塑劑、復合型熱穩定劑、有機磷系阻燃劑、高純試劑等。
  2.培育壯大先進化工新材料。充分發揮我省在有機硅、有機氟、高性能光纖填充料、高性能纖維等重點化工新材料方面的技術優勢,圍繞滿足汽車、現代軌道交通、航空航天以及電子信息等領域的輕量化、高強度、耐高溫、減震、密封等性能需求,大力開發特種工程塑料、高性能纖維、高端裝備制造配套材料、有機氟硅、生物基新材料等先進化工新材料。
  (責任單位:省經信委、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質監局、省環保廳等,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四、實現產業集聚發展
  綜合資源供給、環境容量、安全保障、產業基礎等條件,優化全省石化產業園區布局,規范園區建設,建立園區產業升級與退出機制,引導全省石化產業集約集聚發展。
  (一)優化石化產業園區布局。石化產業園區應符合國家和省市產業布局規劃要求,遠離人口密集區,確保與周邊居民區保持符合安全、衛生規范標準的防護距離。符合區域產業定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符合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嚴禁在生態紅線區域、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以及其他環境敏感區域內建設化工園區。
  依據資源條件、產業基礎、龍頭企業和環境安全容納能力等因素,突出產業特色,科學制定園區發展總體規劃。總體規劃應經過專家論證評審并向社會公布,實施跟蹤評估和監督管理。嚴格執行園區總體規劃,不得隨意變更。提高項目入園門檻,注重項目工藝先進性、安全環保可靠性和投入產出效率,提高項目質量。(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省國土資源廳、省環保廳、省安監局等,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二)規范石化產業園區建設。園區建設應遵循頂層設計、全面規劃、統籌兼顧、配套建設、綜合利用、市場運作的原則,實現原料互供、資源共享、土地集約和“三廢”集中治理。統一規劃建設和改造提升供水(工業水、生活水)、供電、供氣、供熱(高、中、低壓蒸汽)、危險化學品處置消防站、污水處理廠、廢棄物處置設施、公共管廊、事故應急池、危化品車輛管理及園區監測預警系統、應急響應系統和救援指揮系統等專業化基礎服務設施,組織開展園區循環化改造,加快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充分發揮中小企業服務、金融服務、科技服務、人才培訓等公共服務機構的作用,提高公共服務能力。(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省環保廳、省安監局等,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三)建立石化產業園區產業升級與退出機制。全面清理整頓沿江(長江、漢江、清江)及其主要支流和城鎮人口密集區、環境敏感區的石化產業園區和化工企業。嚴格園區新建項目技術環保安全衛生標準,強化安全衛生防護距離和規劃環評約束,嚴控安全環保風險。對已建成投用的石化產業園區,每5年開展一次園區整體性安全風險評價和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工作,對環境容量小、安全隱患大、安全衛生防護距離不夠、基礎設施不完善的石化園區實施關、停、并、轉、退。(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環保廳、省安監局、省公安廳、省經信委等,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五、推進危險化學品企業搬遷改造
  (一)認真開展摸底排查工作。認真組織開展沿江、城鎮人口密集區及環境敏感區內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布局情況摸底排查,科學評估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環保條件,確定搬遷改造、轉產或停產關閉企業。對于現安全衛生防護距離滿足要求,但根據城鄉規劃,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所在區域城市功能已由工業生產調整為居住、商業功能的敏感區域,也應參照上述要求對相關企業進行安全風險評估,確定搬遷改造、轉產或停產關閉企業。(責任單位:省經信委、省發展改革委、省公安廳、省環保廳、省安監局等,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二)制訂搬遷改造規劃和實施方案。依據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科學制定轄區內城鎮人口密集區及環境敏感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的搬遷改造規劃和實施方案,明確搬遷改造范圍和目標、實施進度、組織模式、資金籌措、承接園區、職工安置、搬遷難點、保障措施等。編制規劃要認真開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和相關企業意見,規劃實施前要向社會公示。(責任單位:省經信委、省發展改革委等,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三)組織實施搬遷改造。加強組織協調,出臺相關支持政策,加快審批進程,積極協助企業盡快實施搬遷改造、轉產或停產關閉。(責任單位:省經信委、省發展改革委等,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四)規范騰退土地治理和再開發。要落實企業污染防治主體責任,督促和指導企業開展搬遷場地環境調查和風險評估,確定污染源、污染范圍和污染程度,采取工程技術、生物修復等措施進行專項治理,規范有序推進騰退土地的治理和再開發,確保土地再開發利用的環境安全和無害化利用,防止發生二次污染和次生突發環境事件。(責任單位:省國土資源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省住建廳、省環保廳等,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六、促進安全綠色發展
  (一)加強節能減排。強化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堅持源頭預防、過程控制、綜合治理。全面落實國家環保治理各項規定,加強行業高濃度難降解廢水和揮發性有機物等重點污染物防治;以煉油、石油化工、化肥、氯堿、純堿、無機鹽、農藥、染料、橡膠等行業為重點,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審核;按期完成相關行業VOCs綜合整治,達到國家相關標準和要求。加強對磷石膏、造氣爐渣、電石渣、堿渣等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杜絕非法轉移。
  全面開展行業能源審計和能效對標活動,推進煉油、乙烯、化肥、氯堿、純堿、黃磷、農藥等行業開展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建設,實施能效領跑者制度,完善節能標準體系。(責任單位:省環保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省能源局等,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二)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危化品源頭管理,建立高風險危險化學品全程追溯系統,完善化工園區監控、消防、應急等系統平臺,實施石化行業責任關懷及健康、安全和環境三位一體的管理體系(HSE管理體系),加強從業人員安全技術和安全教育培訓,杜絕違章操作事故發生,全面提升企業事故防范能力、技術裝備安全保障能力、依法依規安全生產能力、事故救援和應急處置能力。加強倉儲物流等危險化學品儲運企業的安全監管,著力提高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責任單位:省安監局、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等,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七、完善技術創新體系
  (一)健全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組建一批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整合我省高校、科研院所和重點企業的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等研發平臺,開展行業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加快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完善技術創新激勵機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大科研開發投入,圍繞產品升級、節能減排、安全生產、兩化融合,加快實施技術改造,提高我省石化行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和產業能級。引導和支持行業重點企業與國內外科研院所聯合,加快行業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吸收與再創新。(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等,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二)實施石化品牌發展戰略。強化企業品牌建設,制定和實施品牌管理體系,圍繞研發創新、生產制造、質量管理和營銷服務全過程,提高企業在線監測、在線控制和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追溯能力,提升企業內在素質,在石化行業開展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專項行動,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石化名牌產品。(責任單位:省質監局、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省科技廳等,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三)深入推進“兩化”融合。以信息技術推廣應用、智能工廠(車間)試點示范、智慧化工園區和石化電商平臺建設為著力點,推動工業互聯網、信息物理系統、電子商務和智慧物流應用,實現石化產業研發設計、物流采購、生產控制、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等全鏈條的智能化。(責任單位:省經信委、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等,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八、保障政策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協調推進工作機制。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統一認識,進一步明確任務目標,完善政策措施,正確引導輿論,切實履行職責,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各市州人民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推進方案,切實抓好組織落實。省經信委、省發展改革委要會同省直有關部門加強對地方政府的督促指導,省直有關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抓緊完善配套政策,統籌推進各項工作。(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等,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二)嚴格產業政策,加強執法監督。強化政策約束和激勵機制,嚴格石化產業投資目錄管理規定和石化產品行業準入條件,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加大安全、環保、質量、節能等執法檢查力度,加強污染物在線監測和聯網管理,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嚴格執行危險化學品登記管理和項目建設“三同時”制度,依法責令不符合安全環保生產條件的企業停產整頓、關閉退出。嚴厲打擊以次充好、假冒偽劣、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維護公平市場環境。(責任單位:省經信委、省發展改革委、省環保廳、省能源局、省公安廳、省質監局、省安監局、省工商局等,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三)完善政策配套,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實行有扶有控的財政金融政策。利用省級股權投資引導基金等政府性投資基金和銀行貸款,加大對石化產業技術改造、高端產品研發、綠色安全生產、智能制造、危險化學品企業搬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以及科技研發的支持力度。按照深化稅制改革的要求,加快化學礦資源稅從價計征,清理規范相關收費基金。探索通過保險補償機制支持化工新材料首批次應用。大力發展能效信貸、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權質押貸款、排污權抵押貸款、碳排放權抵押貸款等綠色信貸業務。
  推動重點石化企業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支持符合條件的石化企業開展區域電網試點和增量配電業務。石化企業自備燃煤發電機組符合環保等要求的,在按規定承擔并足額繳納政府性基金、政策性交叉補貼和系統備用費的條件下,其自用有余的上網電量可與公用燃煤發電機組同樣享受超低排放電價支持政策。(責任單位: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人行武漢分行、湖北銀監局、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國網湖北電力公司等,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四)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引導企業加強自律。完善行規行約,加強行業自律。引導企業遵紀守法、規范經營、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發揮協會熟悉行業、貼近企業的優勢,及時反映企業合理訴求,反饋相關政策落實情況。(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省科技廳、省相關行業協會等)
 資訊搜索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