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進入“去產能”的開局之年。作為供給側改革的首要任務,去產能戰役率先在鋼鐵、煤炭兩大行業打響。
2016年2月5日,國務院在發布《國務院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后,僅1天時間,就發布了《國務院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凸顯了鋼鐵和煤炭行業去產能、兼并重組、優化資源配置等任務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兑庖姟芬,從2016年開始,用3至5年的時間,退出煤炭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
2016年我國焦煤產量逐月降低
2016年12月17日,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表示,全年煤炭2.5億噸的目標任務已超額完成。煤炭產量在2016年全年得到有效控制,煤炭生產的安全事故數量大大降低。
據了解,2016年我國焦煤產量在逐月降低,累計同比進入下半年以后每月都有11%的降幅,雖然國家為保證冬季供暖逐步放開了276工作日的限制,但焦煤的限產政策依舊沒有改變,短缺形勢不斷惡化。焦炭產量受制于環保及焦煤供應有限的因素也一直處于短缺的狀態。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焦炭產量約4.46億噸,較去年基本持平,焦炭短缺的局面越發明顯。但進入12月份以來,焦煤的供應短缺出現小幅縮小,而焦炭供應受焦化利潤高位的影響也有所增加,疊加鋼產量在年底出現季節性下降。
“三去一降一補”仍是工作重點
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提出,2017年中央企業要化解煤炭過剩產能2473萬噸。各地也在結合化解煤炭過剩產能要求,通過兼并重組和減量置換的方式在積極響應號召。
煤炭大省山西省省長樓陽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三去一降一補”是2017年的首要工作重點,去產能繼續加碼,仍將實施減量置換、減量重組、提高單產、減人增效,關閉退出煤炭產能2000萬噸左右。
有著“江南煤!敝Q的貴州省計劃2017年關閉煤礦120處,化解過剩產能1500萬噸。
湖北更是首個提出在兩年內關閉全部煤炭生產企業,這意味著其后續還將退出約1200萬噸的產能。
產煤大區內蒙古2016年已逐漸淘汰了一大批規模小、技術水平低、資源浪費嚴重、安全無保障的小煤礦,2017年設定的去產能目標為120萬噸,10年內還將實現煤礦數量減少790處,同期產能增加6.4億噸。
河南、河北、吉林、云南設定的2017年煤炭去產能目標則分別為2000萬噸、742萬噸、314萬噸、154萬噸。
加大“僵尸企業”處置力度
然而,去產能并非只是簡單的“去掉”,而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
2016年初以來,中央一直要求銀行部門對“僵尸企業”停止輸血,但實際效果并不好,原因在于僵尸企業本身是一個很難準確界定的概念!兑庖姟芬笥嘘P部門要及時公布“僵尸企業”的名單,這意味著政府部門有認定“僵尸企業”和落后產能的權力,銀行可以也必須按照意見規定停止向企業提供貸款。
新一年對于“僵尸企業”處置問題,肖亞慶表示,要大力推進“僵尸企業”處置和虧損企業治理,努力止住“出血點”。2017年完成鋼鐵、煤炭、有色金屬、船舶制造、煉化、建材和電力等行業300戶“僵尸企業”處置任務。
在去產能的道路上,《意見》還鼓勵煤炭和鋼鐵行業的企業自主開展兼并重組,將并購交易價款中的并購貸款的比例提高到了70%。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今年以來,煤炭行業共有4家國企上市公司涉及并購重組事件,分別為:西山煤電、冀中能源、云煤能源、平煤股份。
2017年進入改革“陣痛”期
要改革就有“陣痛”,有分析認為,去產能成績并非如同數字看起來那么漂亮,一些長期停產或閑置的產能被列入各地的去產能目標中,這些本來就無效的產能,“去掉”十分容易,但只能短期時間出效果。
在煤炭去產能的同時,將有一大批企業“死掉”。隨著企業停產、關停,職工如何再就業也成為焦點。事實上,去產能所帶來的職工再就業問題也已成為中央政府所關注的重點問題。從2016年開始,中央財政就已安排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用于職工分流安置。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曾透露,化解產能過剩造成一部分職工被分流安置,初步統計,僅煤炭系統就涉及約有130萬人。
據了解,不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都出臺了多個穩定分流職工安置的相關政策。如何安置好每個職工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在再就業的過程中,鋼鐵煤炭行業涉及人數較多,不同區域不同企業特點不同,所以職工安置問題也會非常復雜。
可以想象,在2017年這個深化供給側改革之年,去產能任務仍會比較艱巨,“陣痛”也將會異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