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華集團日前宣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大釗領銜的“煤炭開采水資源保護利用與地表生態修復”科技創新團隊,成功破解困擾業界的煤炭開發與水資源和生態環境不可調和的世界性難題,探索出一條變水患為水利的科學路徑。
一直以來,煤炭開采必伴有礦井水,而礦井水都被視為“水患”。據統計,各類礦災中,水害占比達80%,為保井下安全,不得不把礦井水抽采到地面。
然而,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僅占世界的1/4左右,且水資源分布嚴重不均。特別是西部的晉、陜、蒙、寧、甘5省份,煤炭儲量占我國探明的2/3左右,產量占全國的70%左右,但水資源量僅占3.9%。水資源短缺、生態脆弱和煤炭資源開發利用之間存在巨大矛盾。
“每生產1噸煤平均產生2噸礦井水。”顧大釗表示,我國煤炭年產量約38億噸,每年產生礦井水約80億噸,而利用率僅為25%左右。絕大部分水雖經處理達標后排放,但造成巨量浪費。尤其西部礦區,蒸發量是年降雨量的6倍左右,大量礦井水外排后很快蒸發損失。目前,全國煤炭開采每年損失礦井水60億噸,相當于每年工業和民用缺水量的60%。
目前,神華集團80%以上的煤炭產量集中在西部缺水地區,煤炭開發與水資源及地表生態之間的矛盾尤為突出。不僅如此,我國西部煤炭主產區,多屬生態脆弱區和缺水區疊加。解決好這一矛盾,是煤炭仍占一次能源大頭的國家經濟的重大需求。
“煤炭開采水資源保護利用與地表生態修復”團隊,就是定位于煤炭—水資源協調開發和礦區地表生態修復。
經20年持續攻關,團隊在煤炭開采地下水運移與循環的基礎理論與安全保護關鍵技術和典型工程示范,大型煤炭基地開發中多類水(礦井水、工業廢水、中水等)的分質處理與循環利用,西部生態脆弱區煤炭開采與生態修復相互協調促進關鍵技術等專題,取得系統性突破。開發出以12項關鍵技術為核心、以三大示范基地和7個代表性示范工程為特色的大型能源基地生態建設技術體系和模式,針對我國東、中、西部大型能源基地或煤電基地開發的生態修復難點,建立了六項典型性生態修復模式,示范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顯著。團隊承擔完成了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大型能源基地生態恢復技術與示范”,以及神華集團重點科技創新項目“千萬噸礦井群資源與環境協調開發” 和“大柳塔煤礦安全綠色示范礦井建設”。
目前,項目成果在世界最大井工礦區——神華神東礦區全面推廣應用。據團隊骨干、神東煤炭集團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神東煤炭技術研究院院長楊俊哲透露,截至2015年底,建成煤礦地下水庫35座,儲水2580萬方,提供了礦區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的95%以上。近三年,煤礦地下水庫供水量近2億方,節約購水費用、礦井水外排處理費用28.5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