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鄧德會和副研究員劉艷廷團隊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水制氫聯產淡水技術”在北京通過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石化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價。
評價會由石化聯合會科技與裝備部副主任王秀江主持,深圳大學駱靜利院士擔任評價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教授魏飛擔任評價委員會副主任。
會上,鄧德會作了題為“海水制氫聯產淡水技術”的工作報告,介紹了技術背景、技術路線、創新點和知識產權情況等。評價委員會專家詳細審查了報告及相關鑒定材料,并與研發團隊就科學技術問題及發展前景等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最后,評價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海水制氫聯產淡水技術創新性強,指標先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建議加快工程化開發進程,早日建成工業示范裝置。
研發團隊開發的海水制氫聯產淡水新技術,主要利用堿性電解水產生的廢熱作為海水低溫制淡水的熱源,將堿性電解水系統與海水低溫淡化技術進行耦合集成,創建廢熱回收系統,實現了熱量的高效利用。在此基礎上,建成了基于鎧甲催化劑的25千瓦級海水制氫聯產淡水中試裝置。2023年12月19日至22日,石化聯合會組織專家組對該中試裝置進行了連續72小時考核。該裝置實現了以海水為原料高效電解水制氫聯產淡水,堿性電解槽直流電耗≤ 4.2 kWh/Nm3H2@2300A/m2,氫氣產能91.2 Nm3/d,氫氣純度≥ 99.999%,產生的淡水在滿足自身電解需求的基礎上,聯產淡水29.3 kg/d,電導率≤ 20 μS/cm,鹽度≤ 0.01 ppt。與傳統電解水制氫裝置相比,該裝置的電能利用率提高了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