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高清精品二区,试看120秒做受,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国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主辦
注冊 登錄】 網站地圖 收藏本站 聯系我們
返回網站首頁
menu
首 頁
資訊
數據
政策
技術
咨詢
項目
市場
專家
企業
會展
招聘
管理咨詢
《中國煤化工》
menu
 當前位置:首頁  > 獨家報道  > 詳細內容
反思2022年全球能源市場:3件大事、3個關鍵詞、3個不變!
作者:陳衛東 | 來源:國家煤化工網 | 時間:2023-01-30

2022年,全球能源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2月爆發的俄烏沖突不僅加劇了已有的能源危機,而且重塑了全球能源貿易格局。回顧這一年,大變局下的能源市場發生了3件大事,有3個關鍵詞和3個不變。

2022年全球能源市場發生的3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俄烏沖突致歐洲擺脫了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

幾千年的人類文明發展史告訴我們,戰爭是改變有形邊界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已經進行了10個月的俄烏沖突是二戰以來歐洲乃至世界的最大戰爭,給這個世界的地緣政治、經濟發展造成了巨大的沖擊。

給能源領域帶來的最大沖擊是美歐與俄羅斯的相互制裁。2022年,歐盟區和英國的通貨膨脹率均在10%以上,其中40%左右是能源價格高漲的能源危機造成的。俄烏沖突還直接沖擊了能源轉型。作為能源轉型排頭兵的歐洲,特別是德國,轉型路徑和時間表發生了重大調整,從先去核、再去煤、后去氣,轉變為先去氣、加核、緩去煤。

俄烏沖突讓全球能源市場產生一個巨大的缺口。戰爭前,每年歐洲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約1500億方米,每天進口原油約350萬桶。現在,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已經削減了2/3以上,約1000億立方米。這不僅對歐盟、對俄羅斯,對整個世界的能源貿易格局的影響都非常巨大。

據《歐洲時報》1月3日報道,自1月1日起,德國停止通過連結俄羅斯與中東歐“友誼”輸油管道進口俄羅斯原油。停止進口管道俄油,將影響德國施韋特、勃蘭登堡州、洛伊納州和薩克森-安哈爾特州的主要煉油廠。這些煉油廠幾十年來一直通過加工從“友誼”輸油管道進口的俄油,向德國東部供應燃料。現在,德國經濟部的一位發言人表示,他們已經做好準備,保證施韋特的煉油廠能以良好的產能利用率水平繼續生產。2022年12月,德國和波蘭達成協議,波蘭承諾從今年1月起為施韋特煉油廠提供足夠的原油供應,使其產能達到70%。2022年12月21日,德國宣布停止從“友誼”輸油管道進口俄油。

1月3日,德國駐華大使館微博官方賬號發布消息說:德國從1月1日起不再購買俄羅斯石油,正式結束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俄羅斯硬煤曾占德國市場的50%左右。通過分散采購,到2022年5月,德國對俄羅斯硬煤的依存度已降至約8%。2022年8月,歐盟對俄羅斯進口煤炭實施禁運禁令后,德國即不再購買俄羅斯煤炭。戰前俄羅斯的天然氣在德國的份額約為55%。2022年9月1日以來,再也沒有俄羅斯天然氣通過北溪一號輸送到德國。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前,德國從俄羅斯進口的能源在市場上的占比,天然氣55%、煤炭50%、石油30%,2023年1月1日,所有數字全部歸零。

歐盟停止了90%的俄石油進口。歐盟駐烏克蘭大使馬蒂·馬西卡斯表示:“我們已經大大減少了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因為歐盟采取的主要制裁措施之一是在2022年底前停止90%的來自俄羅斯的石油供應,從而大幅度減少莫斯科相應的收入。”俄羅斯能夠向其他市場出售石油,但受到了一定限制,因為俄羅斯石油售價比全球平均價格低30美元左右。這位大使指出,最重要的一點是,這種逐步的石油禁運和天然氣進口量減少,將歐洲從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中解放了出來。

俄羅斯天然氣產量和出口量均下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首席執行官米勒近日表示,該公司2022年天然氣產量達4126億立方米,與2021年相比下降了約20%。而該公司2022年天然氣出口量為1009億立方米,與2021年相比下降了45.5%。

能源價格高漲帶來的歐洲能源危機和通貨膨脹的陣痛,是歐盟擺脫對俄羅斯能源依賴、加快能源轉型和最終實現能源獨立的必由之路。過去10個月的實踐充分證明,可以找到替代俄羅斯能源的途徑,依賴是可以擺脫的。而俄羅斯對歐洲市場的丟失是長久的、難以替代的。不論俄烏沖突如何結束,俄羅斯將離開石油“千萬桶俱樂部”。

第二件大事,美中兩國元首先后訪問沙特。

7月13~16日,拜登中東行出訪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和沙特,并出席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及伊拉克、約旦、埃及首腦會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12月7~10日赴沙特利雅得出席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并對沙特進行國事訪問。

俄羅斯、沙特、美國和中國4個“千萬桶俱樂部”國家的互動,會牽扯到一大片的地緣政治的改變。

第三件大事,俄羅斯與歐洲間的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炸。

被炸之前,北溪一號、北溪二號天然氣管線都處于停止運作狀態。北溪管道是一條重要的跨國天然氣基礎設施,其被炸對能源市場影響重大,是一件大事。以前我們認為,只要能源基礎設施連通了,能源貿易就安全了。現在看來,不安全的風險非常高。原來的國際規則、通用慣例,可能有很多已經不管用了。

描述2022年全球能源市場變化的3個關鍵詞:

第一個關鍵詞,能源安全。

過去兩年,我們談得最多的是碳中和,但2021年我國的拉閘限電、2022年歐洲高氣價等事件讓我們意識到,必須先立后破,能源安全的重要性重回首位。

第二個關鍵詞,液化天然氣。

由于俄烏沖突,2022年俄羅斯向歐洲輸送的管道天然氣減少了約1000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價格成了能源價格最敏感的風向標。管道天然氣出現問題,液化天然氣航運就非常重要。這導致全球液化天然氣船非常火爆。美國釋放戰略石油儲備,也需要大量石油運出,對全球油輪市場帶來了巨大沖擊。

第三個關鍵詞,歐洲能源危機。

這次危機是歐洲主動減少了對俄羅斯的油氣依賴,是看得見的手大幅干預市場所致,比如干預能源采購、消費端限價等。無論是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能源署成員國大規模拋售戰略儲備,還是對俄羅斯施加多輪制裁,以及美國和歐盟討論暴利稅,都是政府在特殊情況下對能源市場實施干預的表現。

能源危機造成2022年油氣價格的波動率達到僅次于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的水平。上半年,油價達到每桶130美元創下歷史紀錄的高位,但在歷史紀錄附近只保持了非常短的時間。下半年,油氣價格快速下跌,一度跌破每桶80美元,價差高達50美元/桶。

展望能源市場的3個不變:

第一個不變,能源消費總量持續增加的態勢沒有改變。工業革命以來,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類對能源的需求總量是持續增加的。

第二個不變,所有重要的一次性能源沒有一個退出市場或者消亡。自工業革命以來,它們都是累計增加的,比如煤炭時代,木材仍然存在;石油時代,煤炭和木柴依然存在;到了可再生能源時代,石油、天然氣、煤炭、木材仍然會同時存在。

第三個不變,中國能源改革。

首先,國內能源改革不能簡單地認為是供給側改革,還包括需求側改革。要加強貿易流、信息和技術流、資金和資本流、人才和人力流4個方面的國際合作。過去幾十年,俄羅斯與中國有很大的貿易流動,但幾乎沒有另外3個流動。后面有了一些,也不算大。過去,中國和美國最主要的合作是后面3個層面的流動,但美國要跟中國脫鉤,要掐斷的恰恰是后面3個流動。

其次,不能以中國特色能源觀去看世界能源。因為油氣是最大宗的全球化自由貿易商品。能源供給和需求都是全球化的。當今世界沒有能源孤島。世界大國更需要與已經全球化的能源市場良性互動與共存。盡管中國油氣的對外依存度比較高,但并不意味著我們沒有話語權。其實,在資本市場上,中國因素有很重要的權重。

最后,目前中國能源轉型的核心將從以石油為中心的能源體系轉向以電力為中心的能源體系。以后談及能源安全,不能局限在油氣安全,而應該以電力安全為中心,改革也要以電為中心鋪開。這是一個根本的轉變。所有與電力相關的資源產業行業、設備制造技術服務等,都會隨著以電作為終端能源消費的比例提高而水漲船高,將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筆者認為,當前需要關注石油市場和宏觀經濟的雙重作用,特別是歐佩克的增減產決定和中國經濟復蘇的問題,以及俄烏沖突以何種方式結束。因為這與能源市場息息相關。預測2023年,國際油價大概率會在每桶65~85美元區間波動。天然氣市場仍會處于緊平衡狀態,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仍是世界主要增量。液化天然氣長協比重增加,管道氣貿易減少,俄羅斯出口降低。2023年液化天然氣現貨價格可能在30~40美元/百萬英熱單位間波動。

 資訊搜索
   
 推薦資訊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邮编:100723
编辑部:010-84885602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慧里4区16号楼中国化工大厦9层
技术支持: 北京化易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